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出版时间: 2015年02月

滨海新区国际化的评价标准与实证分析

天津滨海新区的国际化进程始于1984年,国务院把天津列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经过近30年的开放开发,滨海新区的国际化进程取得重要进展。比较精确地判断滨海新区的国际化水平和城市国际化阶段,对于滨海新区未来国际化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根据以上理论探讨和经验借鉴,从天津滨海新区的实际出发,客观评价滨海新区国际化进程及其发展水平,是提升其国际化水平的前提和关键。

第一节 评价指标:影响较大的几种评价模式

国际化城市是指形成发达开放性经济主体,并通过整合世界资源进行持续发展的城市。其特征是:国际影响力大、开放度高、经济发达、制度健全、管理有序、综合服务能力强、城市具有相当规模。

一 弗里德曼国际化城市指标

弗里德曼(1986)是最早为国际化城市制定标准的学者之一。弗里德曼认为国际化城市至少应该满足以下七个指标:①主要的金融中心;②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③国际性机构所在地;④商业部门(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⑤主要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⑥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尤其是港口与国际航空港);⑦城市人口达到一定的标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中的某些指标并不能反映当今国际化城市的现状,但这些标准仍被公认为判定一个城市是否为国际化城市的基本标准。

二 1996年伊斯坦布尔世界城市年会城市国际化指标

联合国伊斯坦布尔城市年会提出的城市指标体系,共分7个部分:①背景数据;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