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和非洲国家的利益博弈:冲突与合作
世界经济活动在通信技术和资本运营网络的推动下,义无反顾地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中扮演了中心角色,其投资行为超越了地域的制约遍及世界各大洲。随着跨国公司的活动范围跨越国家间边界,其经济影响力与日俱增。当前许多大型跨国公司比很多民族国家掌握更多的经济资源。虽然这些跨国公司缺少某些类型的权力,如军队,但是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影响力却广泛而深远。2010年,至少有192家跨国公司的年销售额比世界上过半数的国家国内生产总值要大。从经济上说,对比利时而言IBM公司的重要性要大于比利时的前殖民地布隆迪。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0年沃尔玛的总销售收入已经超过了除埃及和南非以外的所有非洲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荷兰皇家壳牌、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公司、雪佛龙、道达尔、康菲石油公司等跨国石油公司均位居2010年世界100大经济体之列。[1]这些跨国石油公司在非洲国家投资众多,在非洲国家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随着世界经济和政治的相互依存度与日俱增,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积累了相当程度的政治权利,对民族国家主权形成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吉尔平曾经指出:强有力的经济和技术力量正在创造一个高度相互依赖的世界经济体系,同时也削弱了国家边界的传统意义。尽管如此,民族国家仍然是政治决策的基本单元,控制着人们的忠诚。这种政治和经济组织日渐疏离的现实,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两类竞争性观点。一类赞同缩小民族国家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