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
英国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现代国有企业的发源地,从1657年英国政府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邮政局开始,英国政府对于国有企业这种组织形式本身和对于完善国有企业管理的探索就未曾间断过。从整体看,国有企业对英国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同时也遇到过一系列问题。多年以来,英国政府经过不断实践,对国有企业实施了反复改造,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目前,世界上有100余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借鉴了英国国有企业管理和改造的经验。
第一节 英国国有企业
20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港务局、电信部门、石油、电力、广播公司和航空公司等的逐步国有化,英国的国有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扩张。1978年,英国的国有经济总量规模达到历史最高峰,占GDP总量的10.5%,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8.1%。从部门分布来看,军事和航天工业占100%,公共服务业(广播、邮政)占100%,基础设施产业(电信、电力、煤气、自来水、铁路和航空运输)占100%,基础工业(煤炭、矿业和钢铁)占75%,制造业(汽车、造船、机械和电子等)占8%。
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政府执政以后,从1979年开始到1997年,在英国进行了一场历时18年的私有化运动。从1998年到现在,英国原有的中央企业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家,[1]包括英国广播公司和英国皇家邮政等。
第二节 英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监管
英国国有企业董事会成员由持股部门任命(或批准),但是该任命过程必须根据《英国政府部级任命法案》进行。该法案是任命公共部门人员的制度依据,其重点在于保持遴选程序的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