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中国对外贸易的市场分布结构
出版时间: 2015年07月

“中国制造”背后的思考

一 背景与意义

从改革开放至今,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中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国际地位得到提升。发展的背后,“中国制造”所做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Made in China”的标签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中国俨然成为世界加工厂,在全球制造产业链中处于重要地位。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210种工业品产量全球第一。家电、皮革、家具、羽绒制品、陶瓷、自行车等产品占国际市场份额50%以上。出口总额为82029.7亿美元,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制造”为中国赚取了大量的外汇,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推动了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奠定了中国企业稳步发展的基础。

“中国制造”以高速增长占据国际市场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中国制造”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忧患与困惑,这些问题正在遏制与阻碍“中国制造”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的步伐,使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生存的压力。一方面,“中国制造”处于全球制造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即加工和组装环节。产品附加值低,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依托人力低成本优势,竞争力薄弱,在耗费了大量的资源与能源的同时,仅仅赚取了较低的利润。而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国际营销等几个增值空间较大的环节中,“中国制造”的大多数企业处于竞争劣势。另一方面,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给中国经济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中国制造”在国外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国外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