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主要发达国家总量峰值出现时的排放水平与部分经济指标
出版时间: 2015年07月

主要发达国家的排放路径与峰值

本部分着重分析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主要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的总体态势与排放路径变化,探讨这些国家和地区温室气体排放的峰值以及峰值出现时其主要经济特征,提出中国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对策建议,为构建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提供支撑。

一 欧盟温室气体排放态势与减排效果

欧盟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其能源消费量居世界第二。基于保障能源安全、增强竞争力等方面的考虑,欧盟一直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倡导者,积极推动温室气体减排,试图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导者。

(一)欧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

过去20年中,总体来看,欧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呈下降态势。来自EEA的数据显示,2010年,欧盟15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3813百万吨CO2当量,分别比1990年和基年下降10.6%和10.7%,欧盟27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721百万吨CO2当量,比1990年下降15.5%(见图3-1)。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与高碳工业海外转移、节能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实行更严格的减排法规是欧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下降的主因。

国际金融危机使欧盟经济遭受重创。受经济衰退的影响,2009年,欧盟27国温室气体排放比2008年大幅下降7.1%,欧盟15国则下降6.9%。相比1990年,欧盟27国和15国分别下降 17.4%和12.7%。2010年经济恢复使得欧盟排放总量出现反弹,终止了此前连续5年同比下降的势头。根据EEA发布的2010年预估数据,2010年欧盟27国和15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分别比2009年上升2.3%(±0.7%)和2.4%(±0.3%)。除了经济复苏的作用之外,天气因素也不可忽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