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温室气体排放的时序分析
目前,现有大部分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状况的区域性研究仅分析排放源,没有结合考虑碳汇来分析净碳排放情况。在此,本研究试图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以1995~2008年为研究时序,从能源消费、主要工业产品工艺过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废水、土地利用变化与牲畜管理4个方面综合分析温室气体的排放源与碳汇的变化情况。本文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的原因是,作为中部省份,在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湖南省进一步形成了“3+5”城市群的“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并在2010年确定将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目标,该区域较具有代表性。
一 能源消费温室气体排放
(一)计算方法
本研究计算能源消费排放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计算方法采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表观能源消耗量估算法。这一方法由IPCC推荐使用,也称为参考方法。本研究在此仅计算能源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能源消费排放的甲烷与氧化亚氮暂未计算。
基本的计算公式为:
排放量=∑(分品种燃料的实际消费量×单位能源含碳量-非能源利用固碳量)×燃料的氧化率×44/12
表12-1 温室气体排放评估所采用的燃料类型和计算系数
具体的计算步骤为:
(a)计算表观消费量:表观消费量=能源产量+全部能源进口量-全部能源出口量-国际航班加油量一库存变化量。
(b)换算成通用热量计量单位:热量值=表观消费量×热量转化系数。
(c)计算含碳量:含碳量=表观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