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与杭州中小金融机构的有机契合研究
中小金融机构是杭州市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服务民生、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在为金融行业注入全新活力的同时,也给中小金融机构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研究互联网金融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影响,有利于其明确市场定位,抓住发展机遇,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一 杭州中小金融机构的现状
杭州市作为全国的金融强市,各类金融机构数量众多,其金融实力在长江三角洲所有城市中仅次于上海,名列第二。截至目前,杭州市共有银行类金融机构近50家,其中中小金融机构占据了半壁江山。本文中的中小金融机构主要是指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相对于大型银行,杭州市的中小金融机构呈现以下特点。
(一)规模小,资本金普遍不足,抵御风险的能力差
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相比,杭州市大多数中小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低下,影响了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以杭州银行为例,近年来,杭州银行采取多种措施持续补充资本金,2006年、2008年、2010年、2011年共四次累计发行债券38亿元。但是截至2013年末,杭州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1.05%,较2012年末下降1.38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12%,较2012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虽然都满足了监管要求,但下滑趋势仍然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杭州多家中小金融机构的注册资本金在10亿元以下,还有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低于规定比例。虽然杭州市并未发生中小金融机构挤兑事件,但江苏徐州、连云港、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