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顺本土的践行策略: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妇女的政策运行
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对这一地区特殊贫困人群的关注是评估考察现有扶贫政策实施成效的重要参考依据,也将为后续扶贫战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借鉴。随着扶贫理论和项目实践的发展,社会性别逐渐成为扶贫领域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妇女作为连片特困地区特殊人群中的重要组成,其在性别、职业、社区参与、经济发展、家庭生活等方面均具有特殊性。因此,对相关妇女政策的考察也是评估目前扶贫政策有效性、敏感性和针对性的重要维度。
一 贫困妇女政策的知识基础与行动目标
社会性别是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权力关系的一种存在方式,是构成男女之间不平等权力关系的决定因素。性别作为生物的构成,指的是与生俱来的男女生物属性,而社会性别是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1995年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行动纲领》明确提出,把“社会性别主流化”(gender main streaming)作为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要求各国将社会性别平等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指引,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社会发展各领域的主流。1997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正式定义“社会性别主流化”为“在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上评估所有有计划的行动(包括立法、政策、方案)对男女双方的不同含义。作为一种策略方法,它使男女双方的关注和经验成为设计、实施、监督和评判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所有政策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男女双方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