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2001~2011年中国不同类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情况
出版时间: 2015年09月

非低碳经济条件下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分析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制造业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贸易竞争力显著提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创造中,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与贸易中心,2012年贸易总额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本章将对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及其竞争力进行分析,为后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发展变化

长期以来,制造业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发展水平和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综合实力。本节将从五个方面分析中国制造业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趋势。

一 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得益于对外开放、全球制造业转移、丰富的人力资本等因素,对外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进出口额由1996年的2345.22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29915.76亿美元,增加了12.7倍,年均增长率为17.95%,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见图2-1)。[1]从出口的角度来看,1996年中国制造业的出口额为1276.56亿美元,2012年上升至18472.02亿美元,增长了近14.5倍,年均增长率为18.95%;从进口的角度来看,1996年中国制造业的进口额为1068.66亿美元,2012年就上升到11443.75亿美元,增长了10.7倍,年均增长率为16.69%。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出口不仅绝对额高于进口,而且增速也较快。

0由图2-1我们还可以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即面临外部冲击时存在较大的脆弱性,每一次发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