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2013年八家中央能源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单位污染物排放...  |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中国能源的现实困境

一 供给:外部依赖与安全[1]

关于能源安全,不同能源行为体由于谋求的利益不同关注的视角也不一致。国家和政府关注的是保障经济平衡运行所需的能源供应充足。中国多数学者认为,能源安全是指在任何时候,能源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充足的保障,而在价格方面有承受能力。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进口大国,因此希望能源进口多元化,有稳定的能源进口来源,能源价格保持平稳较低的水平,以满足社会、经济和军事等发展的需要。总体而言,中国奉行的是“供应”安全观,这在政府制定的有关文件中也有所体现。例如,2004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中确定中国的能源发展战略方针为“节能优先,效率为本;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立足国内,开拓海外;统筹城乡,合理布局;依靠科技,创新体制;保护环境,保障安全”。201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以开源、节流、减排为重点,确保能源安全供应”,重点实施节约优先战略、立足国内战略、绿色低碳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

从中国能源消费和供给的现状看,中国的能源问题并不完全是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的矛盾,而是清洁能源不足引发的结构性矛盾,这是中国能源安全问题中的主要矛盾。

(一)资源供给保障能力不足,对外依存度高

中国能源资源比较丰富,常规能源储备量占世界能源储备量的10.7%,拥有丰富的化石能源。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以煤炭为主要的能源动力,国土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