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农地抛荒情况
所属图书: 转型与治理
出版时间: 2015年11月

河南:谁在种粮,种得如何?——基于河南省19个村285个农户连续四年的调查研究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河南是全国的农业大省,也是第一粮食生产大省,河南省粮食生产在国家的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粮食生产状况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为此,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百村观察”项目组就“粮食种植状况”对河南省19个村285个农户进行了连续四年的跟踪调查。通过调查和研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农民种粮投入和产出存在明显差距,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普遍较低,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不高、抵抗风险能力不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低等隐患。为此,我们建议鼓励规模经营,促进种粮人员的专业化;健全补贴机制,激发农民的种粮热情;完善保障机制,增强农民的种粮信心;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

一 河南省粮食生产与销售情况

(一)粮食生产情况

1.水稻小规模种植比重高,大规模种植比重下降

通过对2008~2011年连续四年水稻种植情况的调查分析,2008~2011年,水稻种植面积为0~2亩的比重分别为43.24%、54.55%、46.15%、53.57%;种植面积为2~4亩的比重分别为32.43%、31.82%、38.46%、25.00%;种植面积为4~6亩的比重分别为13.51%、9.09%、11.54%、21.43%;种植面积为6~8亩的比重分别为5.41%、4.55%、3.85%、0。2008年种植面积在8亩以上的比重为5.41%,2009~2011年种植面积在8亩以上的比重均为0(见表1)。由上述数据可知,水稻种植面积在0~2亩的比重最大,其次为2~4亩,种植面积在6亩以上的比重很小。这也说明了河南省的水稻种植多为小规模,且大规模种植比重有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