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2014年中国石油进口情况分析

“一带一路”经济走廊的空间格局

“走廊”(Corridor)是“经济要素在一定地理区域内不断聚集和扩散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经济空间形态”。[1]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将是一个从产业集群到贸易投资便利化,从贸易投资便利化到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演进过程。基于新经济地理或空间经济学的理论框架,[2]“一带一路”经济走廊首先要做到要素的自由流动。在稀缺条件下实现要素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有序配置和自由流动不仅有利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要素资源禀赋的价值实现与增值,[3]还可以通过空间聚集的自我强化作用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空间经济结构的产生和变化,[4]进而为“一带一路”沿线要素的集聚和扩散,为“一带一路”由走廊向一体化的超越提供稳定的动力机制。

1.“一带一路”经济走廊的区位因素

“一带一路”经济走廊是一项系统工程,[5]涉及贸易、金融、投资、能源、产业、交通和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地理上则涵盖欧亚大陆数十个国家或地区(见表1-1);不仅具有丰富的经济合作内涵,还具有一定的地缘考虑。作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一起构成了中国面向南亚(印度洋)、向西开放的重要通道。中巴经济走廊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管道、通信光缆在内的能源、贸易走廊。中巴双方将“以中巴经济走廊为引领,以瓜达尔港、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合作为重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