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拉美社会形势:总体未见好转
一 经济持续下滑带来社会发展形势困难
受全球经济紧缩的影响,2015年拉美地区经济进一步减速。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ECLAC)的预测,2015年拉美经济增长速度为-0.4%,为2012年以来的第四次连续性下滑。南美地区经济表现尤差,2015年总体增速为-1.6%,其中巴西和委内瑞拉两国经济恶化明显。表1反映了拉美国家过去6年以来主要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自2010年以来,拉美地区的GDP总量和人均增速呈逐年减缓趋势,各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趋于收紧。预计2015年的人均GDP增速为-1.5%,通货膨胀率攀升至6.6%,外债和财政赤字水平也较前几年有所增加。[1]
表1 拉美国家主要经济社会指标(2010~2015年)
宏观经济形势的低迷给社会发展指标的改善带来压力。总体看,2015年,拉美地区基本社会发展指标相对平稳,部分指标微幅下滑,反映在居民收入增长基本停滞、劳动力市场疲软、失业率开始反弹等方面。在公共社会开支方面,2015年,大部分南美国家,尤其是石油出口国,由于油价下跌造成外汇收入大幅下降,扩大社会支出面临困难。种种不利因素结合在一起,使拉美地区的减贫形势出现难题,连续3年来整体贫困率维持在28%左右,难以继续下降,赤贫人口则在近2年出现上升势头,充分说明了持续性危机周期带来的影响加深。总体上判断,过去10多年来拉美地区持续转好的减贫形势已出现停滞,大量脱贫人口甚至面临着重返贫困的风险。
二 失业率反弹上升,工资收入增长缓慢
2015年经济下滑对就业形势的影响较2014年更为明显。2015年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