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国家石油美元投资模式
石油美元是一种流动性的资金,其投资模式即是通常所说的石油美元回流途径。石油美元回流,指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收入重新流回石油进口国的现象。石油美元的巨额增加始于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20世纪70~80年代的石油美元回流,主要是流向国际收支赤字国家:一是通过投资或贷款实现石油美元从石油出口国到石油消费国的资金回流;二是通过金融市场(如欧洲货币市场)或国际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各个逆差国家之间进行适当的再分配,使逆差国所获得的贷款与它们的国际收支赤字大体相等,也就是按各国的需要回流。石油美元大量投放在欧洲货币市场,成为欧洲美元的组成部分,在美国纽约市场上也十分活跃。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油价低迷,1999年油价开始反弹,并随着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和石油需求大幅上升,石油美元迅速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了投向美国和欧洲的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石油美元还流入东京市场和新加坡亚洲美元市场进行各种存放和投资。目前石油美元是国际金融市场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对当前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觑。投资的安全性、流动性、收益率和对资产的可控性,决定了石油美元的投资模式。
一 20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石油美元回流
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使石油价格翻了10倍还多。[1]据统计,欧佩克国家(OPEC)1973~1981年的石油收入总额为12748.2亿美元,其中石油美元占36.76%,为4686.4亿美元,主要集中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和阿联酋等少数海湾产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