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文化需求满足状况报告(2015)
2014~201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文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以城市或地域文化为载体,着力于体现其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越来越多的文化场馆的文化服务效能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使公众更好地感受文化生活、提升文化鉴赏水平方面迈进了一大步。文化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开始重视与信息业、旅游业、创意产业、体育事业等行业融合,以满足文化消费者多方面、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需求。然而,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供给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例如,如何更好地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资源;如何更好地满足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区域的文化需求;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何突破固有模式;如何提升我国公众的文化消费意识等。
一 我国公众文化需求满足的现状与前景
(一)我国公众文化需求满足的现状描述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我们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有40.30%的公众表示,2014年以来使用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图书馆”(见表1)。图书馆是公众参与文化生活、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场所。2014年末全国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为79092万册,增长5.6%;电子图书50674万册,增长34.2%;阅览室座席数85.55万个,增长5.7%;计算机19.86万台,增长1.6%;供读者使用的电子阅览终端12.16万台,增长4.6%。全国群众文化机构藏书2.48亿册,增长7.8%;计算机34.67万台,增长18.6%。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5年4月20日公布的我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