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区县间不同空气质量等级下AQI水平的回归分析结果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空气污染的阶层分布——以北京空气质量指数为例

一 空气污染及其危害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扩张,北京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雾霾问题越来越广泛地引起社会和公众的关注。公众和社会对于北京地区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的关切在2011年10月末达到了一个高峰:10月31日,北京连续两天发布大雾天气黄色预警。美国驻华大使馆用于发布北京空气污染检测报告的Twitter账户“BeijingAir”在这一天共发布了16次空气质量指数(AQI:Air Quality Index),其中有10次读数超过300的“危险”标准值。而同一天,北京市环保局的空气质量日报则显示AQI数值为132,空气质量为“轻微污染”。两组数据的巨大差异引发了强烈的社会讨论,而北京日益严重的空气问题,尤其是被称为PM2.5(Particular Matter 2.5)的细颗粒物引发的雾霾问题也第一次进入主流舆论的视线,并开始吸引到越来越多的公众注意。[1]自2011年起,北京的雾霾问题也愈加引人关注。

鉴于北京市环保局和美国大使馆发布的AQI数据因为监测污染物种类的不同而造成的严重差异,以及全社会对于PM2.5问题的高度关注,2012年2月29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新的《国家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12),在空气质量指标的衡量中第一次加入了PM2.5的检测项。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发布的《2012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当年北京市开始建立由遍布全市的35个监测子站组成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开展PM2.5监测。而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的网站资料则显示,2013年是北京市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新国标的第一年,并于1月1日起通过监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