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预还是克制?——2014年特恩斯市场研究公司政治研究部针对德国人对待外交的态度进行的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干预还是克制?”有关德国外交角色的讨论经常面临这两种抉择。几十年来,德国外交政策一直被打上了克制的烙印,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德国外交逐渐发生转变,外交和军事上的参与度越来越高。2014年初,德国总统高克(Joachim Gauck)、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以及德国国防部长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呼吁承认德国在世界舞台享有的日益显著的政治和经济重要性,并与此相应地在外交方面更积极有为。
然而,德国人是否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德国能够以及应该在国际舞台的哪些领域更积极有为?德国外交应该遵循何种目标和任务?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德国科尔伯基金会(Körber-Stiftung)在2014年4月份和5月份委托特恩斯市场研究公司(TNS Infrates)就1000名18岁以上的德国人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了德国人对待外交的态度,要点归纳如下。
一、多数受访者对外交话题的兴趣浓厚,然而只有少数受访者支持德国在外交方面更积极有为。20年来,支持德国在外交方面更积极有为的比例急剧下降。德国人尤其对德国国防军派驻问题持怀疑态度;
二、德国外交最重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在世界范围内保护人权以及确保和平;
三、德国人明确地优先考虑用非武力手段处理外交事务的可能性;
四、除去与欧盟国家如法国、波兰以及英国等欧盟国家更加紧密合作之外,德国人赞成与中国加强合作;
五、年轻的德国人对外交兴趣最低,但是最支持德国更积极有为参与国际事务。
为了便于通过不同时期的数据对比发现变化和趋势,调查数据表中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