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19世纪下半期印度主要作物出口量的增长
出版时间: 2011年05月

附文1 印度农民政治文化变迁和现代民族运动的兴起

在关于印度现代民族运动兴起的研究中,许多学者都注意到了在近代英国殖民主义统治下才开始形成的那个西方化的“新阶级”政治文化变迁的重要性。例如,剑桥大学塞尔温学院的著名印度史专家珀西瓦尔·斯皮尔就明显地把20世纪上半期印度民族运动的兴起归结为这个阶级的新的政治文化的形成。他认为正是这个阶级“虚构”了印度现代民族主义的“政治神话”:“由于事实上并不存在印度民族,所以,这些新的阶级便着手创造一个印度民族”。正是借助于这样的政治神话,这个原本只是西方文化和教育产物的阶级才能够“产生一个目标和政治纲领”,发动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并“能够在三代人的时间内接管这个国家”。[1]然而,很显然,鉴于这个阶级人数有限,单是这个阶级政治取向和态度的变迁决不能产生一个群众性的民族运动,至多只能造成一个由少数精英参加的反对外来统治的“中产阶级运动”,而历史上只是前者才成功地终结了英印殖民统治。

遗憾的是,在叙述印度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时,斯皮尔等学者并没有对促使印度大众即占印度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阶级在20世纪上半期积极参加民族运动的历史因素进行分析,而没有这个阶级的积极参与,印度的民族运动就谈不上是群众性的民族运动。而当其他一些学者开始分析促使印度农民积极参与现代民族运动的历史因素时,他们又通常将其归结为“圣雄”甘地的个人魅力和他对传统主义的印度农民的感召。例如,巴林顿·摩尔在分析印度独特的民族主义运动形式——非暴力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