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2002~2006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
所属图书: 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
出版时间: 2009年06月
中文关键词: 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民族地区的发展

近代以来中国民族问题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摆脱民族压迫,实现民族解放;一个是摆脱贫穷,实现民族繁荣和振兴。前者自鸦片战争开始,经过一百年的浴血奋斗,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便告胜利解决;后者自20世纪中期开始,已逾半个世纪,仍在努力之中。前者的核心是解放,后者的核心是发展。共同的民族压迫使得中华民族可以同仇敌忾、团结奋斗,几乎同时完成民族的解放;但不同的发展基础、自然条件则使中国的各民族不可能同步达到富裕。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向世界敞开了大门,中国经济首先从这里向外延伸,与世界对接,但同时也逐步拉大了东部地区与少数民族聚居的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于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加速的过程就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差距成为民族发展主要问题的表现过程。西部大开发把中国向世界开放的面向从东部拓展到西部,从沿海拓展到内陆,成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以西部大开发为标志的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在中国的深入,也是解决当代中国民族发展问题的具体进程。

一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经济全球化

1978年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讲,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中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巨变。对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进程可以作出不同视角的总结,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