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中墨关系
所属图书: 中墨关系
出版时间: 2007年06月

关于殷人东渡美洲的传说

一直活跃于中国史坛上的中华文化传播派不仅提出了“400万年以来形成的中华人种,在最近的10万年以来,从亚洲的腹心地区不断迁徙美洲”论,而且,认为“至少自距今9700年中华上古文明时代以来,有十余次移民美洲的浪潮,这些移民成为美洲的先住民;他们将离开中华大地时的文明成就,一并带到美洲,并在新的环境中得以发展,使美洲文明带有中华母体文明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并以此为起点,在美洲传承和发展,并发展为新形态,仍具有鲜明的中华母体文明的文化内涵;这种在古代美洲形成的中华文明子体文明的美洲支,南太平洋支,在距今约7000~6000年间就已经形成了以上古中华文明为特色的太平洋文化圈,一直延续到1491年。”[1]

对此,中华文化传播派提出了以下的根据:

殷朝末年(约公元前1116年),周武王攻破殷都朝歌,商纣王鹿台自焚。这时殷军统帅攸侯喜在攸之主力军十万人,林方、人方、虎方等十五万人及涕竹舟、涕竹笋等突然全部失踪,下落不明,成为殷史上的千古疑案。二十五万殷军民哪里去了呢?几乎在殷军失踪的同时,中外学者注意到,在中美洲突然兴起了一支具有浓烈商殷文明特质的奥尔梅克(Olmeca)文明。这些历史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而很有可能是这样发展的……

(一)二十五族殷军民东渡美洲墨西哥立国

殷末,当周武王攻破朝歌,纣王鹿台自焚时,进攻东夷的商军和随军殷民陷入无后援、无粮草、被围困的险境。于是,殷军统帅攸侯喜与貘虎侯(摩虎,黑豹、黑虎领袖)决定,组织殷军民越海东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