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2016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素养提升对母校满意度的影响
出版时间: 2017年06月

专题二 大学生素养分析

2010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国家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旨在将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的水平。大学生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适应社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

麦可思自2012年以来每年对毕业半年后大学生的素养进行跟踪评价,以下将分析大学生素养提升与就业质量和在校体验的相关性,主要包括素养与专业相关度、素养与就业满意度、素养与职位晋升、素养与母校满意度四个方面,以及师生互动和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素养提升的作用。

一 高职高专生整体素养提升高,“人文美学”稍显不足

根据麦可思数据,2014~2016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校期间素养提升的比例均为96%,整体素养提升比例较高,尤其在乐观态度、积极上进和乐于助人等方面。2016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提升较多的素养包括“人生的乐观态度”、“积极努力、追求上进”和“乐于助人、参与公益”(见图4-2-1);其中,“人生的乐观态度”提升的比例最大,为64%。而认为在校期间提升较少的素养包括“知恩图报”、“健康卫生”和“人文美学”;其中,认为“人文美学”有所提升的学生比例最少,仅为28%,表明学校对学生在这些素养方面,尤其是“人文美学”方面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