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2011~2016年住宿和餐饮业用工需求变动情况
出版时间: 2017年06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国餐饮业协调发展

中国餐饮业进入了提质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一是发展处于黄金期。从国际层面看,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1980~2016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7%,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2.3%上升到51.6%,36年共提升了29.3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1]。从国家层面看,餐饮业正在成为我国大力发展的综合性民生产业。二是产业处于升级期。2016年全国实现餐饮收入35799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77%,同比增长10.8%,增速比商品销售快了0.4个百分点[2]。餐饮业发展方式加速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展动能逐步从依靠传统核心资源支撑、规模增长向产业深度融合、产品技术创新驱动转变。三是市场处于规范期。餐饮业是居民生活服务性行业,也是典型的窗口行业,餐饮市场秩序和服务水平是人民重要的利益诉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和地区的形象。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在为餐饮业提供新发展空间的同时,餐饮业在供给层面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餐饮有效供给不足,影响了餐饮消费潜力的释放;二是餐饮产品同质化程度高,资源开发不足,整体服务品质低;三是餐饮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不配套,餐饮聚集区周边环境、设施和服务不统一、不协调,餐饮聚集区还没有真正形成规模,难以满足游客和本地居民旺盛的餐饮需求;四是餐饮市场秩序不规范,食品安全隐患犹存;五是缺乏复合型管理人才,赢得市场能力和接待服务能力较弱;六是消费者还不能充分享受科技信息带来的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