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公司网络生态安全责任实践(201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渗透,互联网与传统行业间的融合日益加深,网络与现实社会更广泛、更深层次地缠绕交织、密不可分。无论是分散的民众还是单个企业,抑或是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网络化生存”已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现实。而由于新技术新应用的影响,网络犯罪活动形式、手段也衍化到新的阶段,影响更广范围内的人群,网络生态安全建设逐渐从影响互联网行业发展延伸到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企业不仅承担着为用户提供更优质、便捷服务的责任,同时还肩负着构建网络安全生态、维护网络社会秩序的安全责任。而要发挥互联网企业“网络生态守护者”的作用,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生态,就有必要构建以互联网企业为主体的安全生态责任模型,系统性阐释安全生态责任概念。
一 网络生态环境安全现状
(一)“网络化生存”成常态,“安全承载力”已是行业必答题
如图1所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网民上网时长达到平均每周26.4个小时。[1]庞大的网民用户群体、长时间的在网行为表明人们已完成传统生活向网络生存的迁徙,并借助互联网进行社交、交易、学习、出行等日常基本行为,互联网在各垂直领域渗透深入,使得数字化生存、网络化生活成为新常态。
图1 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
网络化生存成为每个人习以为常的现实,与之相应的,全球互联网行业都面临着如何提升安全承载力这一现实必答题。整体而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