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宏州芒核村傣锦非遗生产性保护研究
一 芒核村傣锦文化园建设概况
芒市位于云南省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东南部,为德宏州州府所在地,总面积2978平方千米,东北邻龙陵县,西南接瑞丽市,西北连陇川县、梁河县,南与缅甸交界。“芒市地处回贤山西麓的芒幸河水冲积地带,城镇东西宽一点六公里,南北长三点八公里。芒幸河、磨石沟等数条小河穿城而过。”[1]芒核村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的一个自然村,地处芒市西南边,距州府芒市3千米,是一个以傣族为主的村落,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经济作物。
芒核村拥有傣族织锦、象脚鼓舞、孔雀舞、嘎秧舞、竹编等多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其中傣锦于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芒核村常住居民共有560多户,其中80%的农户都会做织锦。这些各种样式的傣锦制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在摆爽南、摆尚赶喊、摆干朵等民俗节庆中具有宗教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旅游市场上,傣锦因其地域性、民族性、兼容性的特点,作为民族文化标识、特色旅游纪念品深受四方游客的青睐。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建,芒核村大部分的土地被征用,农户不得不向其他产业发展,以寻求新的经济收入。与此同时,芒市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将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当地年度发展规划,制定了一系列推动、扶持当地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芒市文产办在芒核村做了多次考察评估,具体分析了芒核村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