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表4 各区体育休闲场所数量及占比情况  | 
出版时间: 2017年07月

上海体育休闲场所布局特征及空间分布差异化研究

一 引言

2014年10月,《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是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这是首次将“全民健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6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就国内深化体育改革、发展群众体育,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部署,提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计划》提出各级政府要统筹相关公共设施建设,加强健身步道、骑行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体育休闲场所建设。体育休闲场所设施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依托载体,体育休闲场所的发展及分布结构是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亟须重视的问题。

上海的城市发展、建设有自己的特点,极具代表性。2015年,上海人均GDP达到15290美元,已经进入休闲城市建设的重要时期[1],休闲产业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推动上海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居民的日常休闲娱乐需求和庞大的季节性旅游需求双重叠加的压力促动了上海进行城市功能的转型升级。随着2016年11月《上海市民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颁布实施,上海基本确立了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建设目标,上海城市体育休闲场所的发展步入新一轮的发展时期。

基于此背景,本报告以上海休闲娱乐区内的体育休闲场所为研究对象,分析上海体育休闲场所的空间布局及特征,进而为优化体育休闲场所的空间配置和设施完善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 研究范围及数据搜集

(一)研究范围及对象

1.研究范围

根据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