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实证方法的反思与局限
第一节 计量经济学对孤立化研究的反思与局限
随着经济问题的复杂性逐步提高,以及西方主流经济学在解释经济问题方面的苍白无力,对已有方法进行反思显得越来越有必要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对孤立化研究的反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承认问题的复杂性,把研究逐步从孤立的个人转向社会;第二,对问题的研究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更多地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第三,研究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线性问题,而是进行多因素分析,如计量经济学中的多元线性回归研究问题等。
然而,这些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研究的孤立化问题。在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技术运用上,孤立化问题依然存在,无非是用了一些方法技巧把孤立化给掩盖了。本章意欲揭开这个隐蔽的技术处理。分析就从偏微分开始。
一 偏微分的孤立化方法论含义
在经济学数量化过程中,最早成功运用的数学知识是微积分。数理经济学家杰文斯就坚信,经济学本身具有量的特征,所以它有数学性。而经济学对量的关注相当大一部分集中在量的变化率领域,即一种投入的变化到底能够引起多大程度收益变化的问题,所以杰文斯进一步说,经济学实际上就是微积分学,[1]因为数学上的微积分,恰好是研究这方面内容的,因而导数就在经济学研究中被广泛地运用起来。
导数是微分学中最基本的一个概念,它是探讨量的变化率问题的一个数学工具。微分的过程即是求导数的过程,恩格斯说:“只有微分学才能使自然科学有可能用数学不仅表明状态,也表明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