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2005年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单位 %)
出版时间: 2016年08月

第一篇 社会分层

中国改革以来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中国社会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表现在人口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家庭结构、组织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生活方式等各个层面,但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无疑是社会结构变化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与阶级阶层政策的调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 改革开放后阶级阶层政策的调整

人们一般把中国的改革定义为市场化改革,把改革的起点设定为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开始实行。通常的说法是,1978年冬,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这一事件成为农村改革发端的标志性事件。实际上,作为改革的序幕或者说真正的起点,是放弃和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所以改革首先围绕“拨乱反正”对阶级阶层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调整。

1978年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邓小平在一系列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一些对此后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一是强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邓小平,1993:33);二是要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通过勤劳致富先富起来(邓小平,1993:11、155);三是“判断的标准,应当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1993:110);四是最终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邓小平,1993:372~374)。邓小平的这些思想虽然是在十几年的改革实践中逐步完善的,但在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