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一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庆阳
(庆阳市人民政府)
庆阳市位于甘肃东部,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5万人,全市森林覆盖率为27.63%。近年来,庆阳市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盯省委、省政府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的战略方针,着力创建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建设美丽庆阳。具体工作中努力做到“五个加快”。
一是加快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坚持治标与治本齐抓、保护与治理并举,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和省级园林城市,深入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计划从2013年开始每年造林100万亩,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三年来,已完成苗林结合培育312.76万亩,成林后森林覆盖率可提高7.69个百分点;已实现苗木产值101亿元,参与的22.3万农户人均产值达10044元。农户通过参与苗林结合培育,收入14.8亿元,户均三年收入6636元。
二是加快实施固沟保塬工程。将覆盖全市8县(区)的万亩以上37条大塬9556平方公里的区域列为“固沟保塬”项目区,采取塬面径流调控、沟头加固防护、坡面植被恢复、沟道水沙集蓄“四道防线模式”,计划每年实施流域治理600平方公里,到2020年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60%以上。目前,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10平方公里,治理区水土流失率下降到了30%以下,80%以上径流得到有效调控蓄用,土地利用率提高到90%,有效扼制了沟进人退的生态隐患。
三是加快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围绕企业、行业、产业三个层面的内部循环,积极实施种养殖循环、农村沼气产业化、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