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大学生祖辈居住模式
出版时间: 2017年10月

大学生老化态度的干预策略

态度的转变有两个方向,其一是方向不变、程度加深;其二是态度的方向发生逆转。而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又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长期的综合作用(详见第四章)。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Robert Mills Gagné,1985:227-330)所指出的:“我们的许多态度是通过与别人的一系列的相互作用,如与父母、朋友、同事的相互作用而获得的。态度既可因一次体验的结果突然地获得或改变,也可能要经历多年,兴许要通过一系列的体验的结果才可能发生逐步的改变。”因此,要想转化大学生不良的、悲观的、消极的老化态度,树立起健康的、积极的、乐观的老化态度,就必须从那些影响因素着手,分析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找出方法对症下药。而在这一工作中,我们的大学生、家庭、学校和国家等社会的各方成员都要尽自己的力量做一份贡献,共同实现这一工作目标。

第一节 大学生:积极的学习与修炼

人类有一个有着足够可塑性的大脑来应对广泛学习,以必须将人类文化从一代转移到下一代,本质上是在下一代性成熟获得之前(Katz,1968:102-112)。所以,长期的学习是我们物种最有适应力的维度(Solomon H.Katz,1978:1-12)。这也是人类拥有主观能动性的标志。

“主观能动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考察人与动物的区别指出: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有意识地、自觉地想问题、办事情。人们应该以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基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所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