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危机以来中东欧受到的外部约束
第一节 金融危机对中东欧的影响及原因探析
以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美国第四大投行宣布破产为标志,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美国的次贷危机主要是现代金融交易链迅速发展造成的,并导致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短短的几个月,金融危机就波及实体经济,进而扩大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影响到全世界的经济活动。
中东欧国家在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遭受的打击是致命的,经济增长急剧下降,财政赤字不断攀升,当地货币也在贬值,宏观经济指标不容乐观(见表4-1)。
表4-1 2007~2008年捷克、匈牙利、波兰的主要经济指标 | ||||||||
---|---|---|---|---|---|---|---|---|
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速(%)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通胀率(%) | 经常账户(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 | 外汇储备(十亿美元) | |||||
2007年 | 2008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7年 | 2008年 | |
捷克 | 6.0 | 4.0 | 2.9 | 6.3 | -1.9 | -3.1 | 34.4 | 36.5 |
匈牙利 | 1.1 | 0.8 | 8.0 | 6.1 | -4.9 | -5.6 | 23.8 | 33.6 |
波兰 | 6.7 | 5.1 | 2.4 | 4.4 | -4.7 | -5.6 | 62.7 | 58.9 |
数据来源:Datastream,CSI。 |
表4-1 2007~2008年捷克、匈牙利、波兰的主要经济指标
从表4-1可以看出,中东欧三国波兰、捷克、匈牙利的经济增长在2008年大幅下滑。经常账户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出现了负增长,而且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通货膨胀率也在增长。匈牙利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仅0.5%,2009年为0.7%,2010年为1.8%。根据2009年1月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截至2008年年底,中东欧国家的外债总额已经多达1.54万亿美元,其中波兰和捷克的外债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已接近100%,匈牙利的外债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接近200%。[1]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造成中东欧国家经济形势急剧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中东欧国家的金融体制
中东欧国家转型前的银行机构一般包括一家中央银行和少数几家专业银行,具有兼营性、垄断性和从属性,被称为单一银行体制,其转型目标是建立二级银行体制。中东欧的波兰、捷克、匈牙利是较早建立国有商业银行、初步建立二级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