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南亚华商资产的初步估算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事业发展,一直建立在充分利用华侨华人资源的基础之上。因此,华侨华人经济资源,一直是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热点。[1]近年来,国侨办、中新社相关课题组连续数年发布年度《世界华商发展报告》,[2]对中国大陆以外的华商资产,按区域和国别做出估算,并推导出华商总资产数额及其变动情况。该报告以华商上市公司市值为基础,计算其资产总额及每年股值变动产生的资产规模变动情况,对评估华侨华人企业及资本实力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其资料依据,主要来自《Forties资本家》的华人上市公司资产总额和《亚洲周刊》每年发布的《全球华商1000排行榜》中所列的华商企业公司年报相关数据。再设定这些“华商企业的总资产和营业额可达到所在国家或地区同类企业总和的75%左右”进行推算,得出“2007年除中国大陆以外的亚洲地区华商企业总资产约3.2万亿美元、总营业额突破1万亿美元”的估算。再以“世界华商投资中国的资金中来自亚洲华商占87%、假定世界各地华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倾向与其资产水平基本相同”作为推估基础,得出该年度“全球华商的总资产约为3.7万亿美元”的结论。
这种估算方式有一定局限性。首先,华侨华人企业并非都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基本都是大型企业。但即使是大型企业,很多公司也没有上市。其次,大量的中小企业(基本上没有上市)是华商的主体,数量数百倍于华商上市公司。在很多华侨华人聚居的国家,它们的资产总和甚至可能超过上市公司。由此,该报告认为的这些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