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选举成功与失败(与夏洛特·罗默斯基兴合写)
在第二章里,通过在需求面因素(外部社会经济“土壤”)、外部供给面因素(政治制度和政党体制因素)及内部供给面因素(政党自身的策略)之间做出基本的区分,我们为理解苏维埃时期共产党的成功勾勒了一个框架。总的来说,有助于共产党的关键需求面因素,是持续的社会经济及意识形态分歧和政治上的两极分化。关键的外部供给面因素包括,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竞争工人阶级选票的能力,从抗议性和庇护性投票中获利的能力,以及避免诸如禁止令或莫斯科直接干预等负面性“外部冲击”的能力。内部供给面因素最重要的,是政党能够将意识形态和实践适用于本国和当地条件、避免大伤元气的内部分裂。这样的政党能够最有效地协调由苏联强加其上的“目的论”和“社会的”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
本章对当代激进左翼政党进行了类似考察。现在还没有研究对激进左翼政党的选举成绩进行明确的比较分析。正如第一章提到的,新近有限的比较性研究多是对政党发展的详细个案研究,而非真正的比较分析,因而存在明显的经验和理论局限。在政党和政党体制已经发生变化,而“莫斯科因素”缺失的情况下,不能先验地假定解释苏联时期的那些原因可以成功地适用于今天。而且,本章除进行定性分析,还采用了定量方法,这种结合方法旨在用一种方法的优势来抵消另一种方法固有的弱点和缺陷。此外,这使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利用反建制与民粹主义政党的相关文献以确定有关变量(Müller-Rommel 1998;Abedi 2004;Norris 2005;Ignazi 2006;Mudde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