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中部地区制造业发展研究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中部地区制造业生态效率研究

一 引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如表9-1所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将我国行业分为15类,将制造业分为31个大类(见表9-1)。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有利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提升中部地区发展综合实力。制造业是支撑中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领域,在促进中部地区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表9-1 制造业分类及代码
代码 制造业分类
13 农副食品加工业
14 食品制造业
15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6 烟草制品业
17 纺织业
18 纺织服装、服饰业
19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20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1 家具制造业
22 造纸和纸制品业
23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24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25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6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7 医药制造业
28 化学纤维制造业
29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3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1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2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3 金属制品业
34 通用设备制造业
35 专用设备制造业
36 汽车制造业
37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38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3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0 仪器仪表制造业
41 其他制造业
42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43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资料来源:《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

表9-1 制造业分类及代码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出在中部地区发展中必须“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同时要求中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逐步“完善生态补偿政策”。201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要求中部地区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应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国制造2025》要求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推行生态设计。中部六省中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省同时位于长江经济带,2016年3月17日公布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定位,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置于首位,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2016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