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放上无纺布及盆件或植物杯之使用情形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DIY绿屋顶及其环保与减碳效益

1 传统绿屋顶及其效益与缺点

由于绿屋顶具有诸多效益,故已受到国外重视及推广,绿屋顶一般包括植被层、土壤基质层、过滤层及排水层等,在分类上依生长介质层之厚度一般区分为薄层(extensive)型与密集(intensive)型两种[1],表1比较了两种绿屋顶的优缺点,薄层型绿屋顶介质厚度一般为10~15厘米,而密集型则大于15厘米。密集型绿屋顶由于乘载重量重且需要设置灌溉和排水系统,因此材料、水资源及成本均较高,且系统较复杂。因此较重、较高单价的新建筑才较适合设置,而不太适合一般建筑采用。[2]薄层式绿屋顶则较适合一般建筑采用,包括旧建筑亦适用,故本研究主要针对薄层型绿屋顶。

表1 薄层型与密集型绿屋顶之优劣比较
薄层型绿屋顶密集型绿屋顶
优点1.载荷较轻,适合大范围种植
2.低维修费、灌溉与排水系统较简单
3.技术门槛符合大众,而且适合创意改造
4.水资源、材料和能源成本较低
1.较好的植物和生物多样性
2.有较好的景观效果和植物层次较丰富
3.有较好的隔绝效果
缺点1.局限许多植被物种,缺乏生物多样性,介质厚度浅薄
2.保水力相对较差
1.承载重量重、且需要设置灌溉和排水系统,因此材料、水资源及成本较高
2.系统较复杂,专业度需求高
注:整理自锡瑠环境绿化基金会(2009);Peck et al.,(1999)。

表1 薄层型与密集型绿屋顶之优劣比较

有关绿屋顶所带来的效益,Kim等及其他不少研究均指出其可隔热降温,且可因此节能[3];Susca等则进一步提出绿屋顶由于增加反射率,且植物可以行蒸散作用降低周围温度,因而可减缓城市热岛效应;Wong等提到绿屋顶的寿命约为传统裸屋顶的两倍[4],Rowe提到传统裸屋顶寿命大约为20年[5],Kosareo和Ries 则指出绿屋顶的平均寿命大约为45年[6];Bianchini和Kasun则曾评估绿屋顶的房价、减碳、休憩空间、降低洪水、增加生物栖地等效益[7];Kim等比较不同植物类型对于碳的减量效果[8];Fisher等指出绿屋顶可截留降雨及延迟雨水径流,且可扺免雨水费(Stormwater fee)[9];Berndtsson 则进一步指出绿屋顶因减缓径流,可减轻雨水下水道负荷[10];Speak等曾针对不同物种的绿屋顶量测其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