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产业发展对台湾经济及环境效益影响分析
1 前言
台湾自产能源相当匮乏,逾98%能源仰赖进口供应,极易遭受国际能源情势变迁而影响供应稳定性,积极发展自主化之能源产业,减少对进口能源之需求,实为当务之急。此外,能源在台湾的经济活动中处于关键地位,若供应不足,除对社会造成经济损失之外,亦将影响厂商的投资意愿,进而埋下长期经济成长的负面因素。因此,倘能全盘了解能源产业发展对台湾经济、产业与环境之影响,将有助于后续探讨其发展所需具备之法治规范的发展环境,以兼顾未来台湾经济发展、电力稳定供应及环境保护之均衡发展,此乃本文之研究缘起。
本文旨在探讨能源产业发展对台湾经济、产业与环境之影响,其中能源产业范畴包括传统能源供应产业及新兴能源科技产业。传统能源供应产业包括石油炼制品制造业、焦炭及其他煤制品制造业、燃气供应业、电力及蒸气供应业等;而新兴能源科技产业系依据资料之可获得性及其完备程度,筛选出6项产业,分别为风机产业、太阳能电池及其模块、燃料电池产业、LED产业、生物质柴油产业及ESCO产业,以利进行后续各项研究工作。本文运用李昂提夫(W.Leontief)所提之投入产出模型(I/O),建构一个能源产业投入产出模型,透过产业关联效果、乘数效果分析,模拟主要能源产业投资建设所诱发之产业经济效益,并推估其对环境(如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所带来之影响。最后,综合评估主要能源产业对台湾经济、产业与环境之影响性。
2 台湾经济发展、能源消费、CO2排放现况分析
2.1 经济发展
台湾实质生产毛额由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