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轨道交通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已发展到全新水平,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驱动人流、物流快速增加,交通运输需求与日俱增。受制于土地资源、环境保护、安全,以及对大运量等的要求,高铁与城市轨道交通凭着其独特的优势,在我国获得蓬勃发展。2016年全国铁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15亿元,投产新线3281公里;中国中车销售车辆占全球高铁市场的69%。至2016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12.4万公里,铁路电气化率达64.5%,其中高铁2.15万公里,约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65%;城市轨道交通在30个城市运行,运营里程已达4150多公里。高铁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均居全球第一。
一 中国铁路里程与运营分析
(一)省域分布
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已开通铁路并在不断延伸与稳步发展,铁路的复线率、电气化率逐年提高,高速铁路更是以举世瞩目的速度在全国各大城市交织成网。但总体上,我国铁路区域发展不均衡,京津及其周边地区、华北平原、沿海等地区的铁路密度较高,西部及内陆沿边地区密度较低。
(二)省域铁路密度
中国各省域铁路密度情况见表3-1。
表3-1 中国各省域铁路密度(按面积计算) | |||||
---|---|---|---|---|---|
排序 | 地区 | 2014年运营里程(公里) | 区域面积(万平方公里) | 铁路密度(公里/万平方公里) | 密度分级 |
1 | 天津 | 970.93 | 1.13 | 859.2 | 非常高 |
2 | 北京 | 1284.75 | 1.68 | 764.7 | |
3 | 上海 | 465.01 | 0.63 | 738.1 | |
4 | 辽宁 | 5129.57 | 14.59 | 351.6 | 很高 |
5 | 河北 | 6252.77 | 18.77 | 333.1 | |
6 | 山东 | 5028.92 | 15.38 | 327.0 | |
7 | 山西 | 4979.52 | 15.63 | 318.6 | |
8 | 河南 | 5199.76 | 16.7 | 311.4 | |
9 | 江苏 | 2677.95 | 10.26 | 261.0 | 较高 |
10 | 安徽 | 3548.44 | 13.97 | 254.0 | |
11 | 吉林 | 4520.49 | 18.74 | 241.2 | |
12 | 浙江 | 2347.16 | 10.2 | 230.1 | 一般 |
13 | 福建 | 2759.13 | 12.13 | 227.5 | |
14 | 广东 | 4026.98 | 18 | 223.7 | |
15 | 江西 | 3702.27 | 16.7 | 221.7 | |
16 | 陕西 | 4524.12 | 20.56 | 220.0 | |
17 | 湖北 | 4059.31 | 18.59 | 218.4 | |
18 | 重庆 | 1781.24 | 8.23 | 216.4 | |
19 | 湖南 | 4550.47 | 21.18 | 214.8 | |
20 | 海南 | 693.73 | 3.4 | 204.0 | |
21 | 广西 | 4741.53 | 23.6 | 200.9 | |
22 | 宁夏 | 1289.47 | 6.64 | 194.2 | |
23 | 贵州 | 2373.1 | 17.6 | 134.8 | 较低 |
24 | 黑龙江 | 6019.33 | 45.48 | 132.4 | |
25 | 内蒙古 | 10226.01 | 118.3 | 86.4 | 很低 |
26 | 四川 | 3976.01 | 48.14 | 82.6 | |
27 | 云南 | 2915.91 | 38.33 | 76.1 | |
28 | 甘肃 | 3403.44 | 45.44 | 74.9 | |
29 | 新疆 | 5462.83 | 166 | 32.9 | 非常低 |
30 | 青海 | 2124.6 | 72.23 | 29.4 | |
31 | 西藏 | 786.35 | 122.8 | 6.4 | 极低 |
注: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未纳入统计。 |
表3-1 中国各省域铁路密度(按面积计算)
按省域面积计算,天津、北京、上海的铁路密度最高,分别为859.2公里/万平方公里、764.7公里/万平方公里、738.1公里/万平方公里;西藏、青海、新疆的铁路密度最低,分别为6.4公里/万平方公里、29.4公里/万平方公里、32.9公里/万平方公里。
按省域人口计算,内蒙古、青海、西藏的铁路密度最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