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近几年全球机场业呈稳步发展的态势。国际机场协会(ACI)于2015年公布了《2014年世界机场运输报告》,该报告称2014年全球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67亿人次,同比上年增长5.7%;完成货邮吞吐量1.02亿吨,同比上年增长4.7%。中国民航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为8亿人次,同比增长10.2%;完成货邮吞吐量1356.1万吨,同比增长7.8%。而机场辅业的发展情况可以对年报数据观察获得:2014年,白云机场辅业收入23.5亿元,同比增长8%,占比45.72%;首都机场辅业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长9%,占比42.95%;海航基础机场辅业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19%,占比43.99%;上海机场辅业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8%,占比44.87%;厦门空港辅业收入4.94亿元,同比增长25%,占比36.58%;深圳航空辅业收入9.63亿元,同比下降13%,占比32.39%。
伴随现代机场业的迅速发展,基于成本节约、时间价值提升等优势的机场集聚效应不断凸显,临空指向型产业加速向机场周围集聚,促进了临空经济区的加速成长,并逐渐成为区域新的增长极,表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征。
一 机场发展对腹地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经济活动全球一体化的客观背景下,产品的运输方式被赋予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水运等)虽然在生产要素集聚的过程中作用匪浅,但在长距运输中,时间长、速度慢的缺点非常明显,难以满足高技术产业和服务型产业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和生产要求。大型航空飞机的出现实现了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