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巴布亚新几内亚各大城市主要宾馆
出版时间: 2017年04月

经济发展

德国、英国以及澳大利亚统治巴布亚新几内亚期间,强占土著居民的良田,发展种植园经济,使之融入了世界市场;同时,开采金矿,为本国工业生产提供生产原料。由此导致当地传统经济发展停滞,二元经济结构越来越明显。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后,农业、渔业、畜牧业和养殖业得到一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现代经济元素的渗入,采矿业、森林工业等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巴布亚新几内亚开始向新型资源型国家转变。但高地各省经济相对落后,迄今在深山中仍有一部分人过着自给自足的原始部落生活。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缩写:UNDP)在东京发布的“2014年度人类发展指数(HDI)”报告,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人类发展指数仅为0.491,在被统计的187个国家中排名第157位,与中国相差66位(中国排名第91位,发展指数为0.719)。[1]巴布亚新几内亚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难以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任何一项指标。

第一节 经济简史

19世纪以前,巴布亚新几内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土著居民从事的是以原始农业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19世纪末,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侵入,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商品贸易形式、经济作物种植为巴布亚新几内亚传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当地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模式。同时,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还极大地冲击了土著居民的思想观念,促使一部分人开始从事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当地的经济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逐渐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