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民营上市公司样本的变量描述性统计  | 

政府干预对地方国有上市公司资产注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在我国这样的新兴转轨经济体,市场机制和法律保护环境的不完善促使政府干预在经济运行中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补充机制,发挥出强大影响力,甚至超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直接对企业这一微观的经济主体各方面的活动施加作用,把政府和官员的目标转移给企业,使得企业不得不同时兼顾自身的经营目标和政府干预目标,有时被迫以牺牲经营效率为代价,这便是过度干预的不利结果。我国的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与政府间与生俱来的“亲密关系”,为政府干预目标的下移和实现打造了更为便利的平台。本章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在如火如荼的资产注入热潮背后,政府干预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地方国有上市公司资产注入后的公司绩效又是否取得了理想的结果。按照上述思路,本章提出,政府干预在地方国有上市公司资产注入中可能“掠夺”效应更加强烈,并以我国2006—2011年间实施资产注入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从产权性质、地区政府干预程度、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三个方面对政府干预与资产注入绩效的关系做了实证检验。

5.1 问题的提出

股权分置改革彻底改写了我国资本市场上国有股、法人股等不能自由流通的历史,使资本交易进入了崭新的“全流通”时代,无论上市公司大股东所持有的股份是否为国有属性,皆可在股票市场自由交易、流通,这也促使大股东更加关心其能从股份中获得的收益,并有积极动力去将这些收益最大化。大股东若将持有的闲置资产注入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并以这些资产作为对价,从上市公司获取更多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