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有工业企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分析报告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全省各族人民、各个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面对国内稳定、改革、创新和发展的艰巨任务,积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形势,以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力推进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积极做大做强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三块长板”,加快创新转型升级,坚持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上不断推进改革,持续发力,保证了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并呈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和社会预期,为实现“十三五”的发展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6年贵州省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734.43亿元,较上年增长10.5%,经济增速达到两位数,并且连续六年居全国前三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46.54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636.74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251.15亿元,增长1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127元,比2015年增加3280元。在31个省份中,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由2015年的第25位升至第21位,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发展水平对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更是地方GDP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撑。因此进入“十三五”后,贵州省仍然重视和充分发挥工业企业的作用,通过保投资、调结构、稳增长等措施,积极推进工业企业不断发展。2016年贵州省500万元口径工业投资完成3076.5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电力产业、煤炭产业、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冶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