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国际瑜伽科研年度发文时间分布特征
出版时间: 2017年06月

中外瑜伽研究演进脉络与前沿动态的知识图谱分析

瑜伽起源于印度。最早的“瑜伽”(yoga)一词出自原始瑜伽时期的印度古代典籍《梨俱吠陀》,是印度古典梵文“yoga”的音译,词根为“yuj”,最初之意是“给牛马上轭、套轭,相连、相应”,中文旧译为“相应、道、禅”等。后来转义为“控制感官”。[1]后古典瑜伽时期(公元200~1900年),瑜伽逐渐向异域传播。近现代瑜伽时期(1900年至今),它从神话和巫术中完全脱离出来,由一种秘而不宣的修行方式演变成备受人们推崇的大众健身方式,真正在东西方国家广为流传、风靡世界,成为时尚与健身的代名词。瑜伽于西汉时期首先以佛教的形式在我国流传,当时有关瑜伽的论述散见于佛教的一些典藏中,例如,唐玄奘翻译的《瑜伽师地论》等。20世纪80年代,瑜伽以气功的形式在我国传播,当时有人把瑜伽称为印度气功。进入21世纪,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瑜伽进一步以健身的形式流行于我国,世界上大多数瑜伽流派相继在国内出现,瑜伽健身场所遍布各大城市,许多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增设瑜伽课程,一些体育院校开始培养专业瑜伽教练,瑜伽热持续升温。[2]然而,与欧美和印度等国高度重视瑜伽对大众健身和人体健康的功效性研究相比,我国对瑜伽的研究还处于对瑜伽的简介、瑜伽健身的意义、融入学校体育课堂的可行性,以及与我国一些传统健身项目相似度比较等理论研究初级阶段,一些研究者在简单移植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主要运用概念介绍型、说明型方法,对其进行阶段性纯理论描述分析,或只是偏重于瑜伽体位练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