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家超市“活鱼下架”事件的舆情分析
一 舆情概述
2016年11月23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称,因接到市民爆料称北京许多超市停售活鱼,记者走访发现,全市绝大部分超市已停售活鱼。超市工作人员称停售活鱼是接到了下架通知,是何原因、何时恢复供货均不清楚。《新京报》报道提到,超市近期不能卖活鱼,否则要被罚款20万元,但水产市场商铺仍在正常售卖。网友纷纷猜测活鱼禁售原因,关于水质污染的猜测网络热度值居于首位。
11月23日晚,北京食药监局在其官方微博@首都食药发布消息表示,从未下发通知要求超市下架活鱼。并称,水体污染导致淡水鱼污染的网络传言不可信,北京市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常年在90%以上,部分超市活鱼下架系企业经营自主行为。
11月24日,有媒体报道称,超市停售活鱼并不是市场传说的水体污染,而是与国家食药监总局即将开展水产品专项检查消息泄露有关,经营者为了躲避检查而下架活鱼。同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其官方网站发布通知,称将于本月至12月在北京等12个城市针对鲜活水产品的集中交易市场等经营环节进行重点水产品的专项检查[1]。对此,北京食药监局再次表态说,对水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抽检是其常规工作,并不涉及保密或泄密问题。
11月25日,北京市商务委发布消息称,截至25日12时,全市八成的连锁超市门店(有289家)都已经陆续恢复销售活鱼。
二 舆情走势
据监测数据显示,自2016年11月23日0时至11月29日8时,涉及“活鱼下架”的相关网络新闻5556篇,报刊文章211篇,微博3053条,博客1015篇,微信文章780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