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中国劳动力调查雇员群体样本描述  |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我国劳动权益

近年来,劳动者权益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劳动者权益(labor rights and interests)也被称为工业公民权(industrial citizenship),是指处于社会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在企业内部履行劳动义务的同时所享有的基本权益(常凯,1995)。然而,迄今为止的相关研究仍明显不足,且较为分散:①研究对象分散,农民工、国企改革中的工人、私营部分雇员等群体常常成为研究者的关注对象(蔡禾、李超海、冯建华,2009;姚先国,2005;夏小林,2004);②研究领域分散,学者对诸如工会、劳动收入、社会保险、劳动纠纷、超时工作、劳动环境等方面有不同的研究兴趣(姚洋、钟宁桦,2008;杨继东、杨其静,2013);③研究价值取向分散,较强的价值取向也弱化了结论的普适性。研究者或强调工人阶级的形成与团结斗争,强调全球化条件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或强调国家法制的完善和落实,强调工人个体的人力资本和劳动力供需的市场调节(佟新,2008;沈原,2006;曹凤月,2006)。

总的来说,一方面,目前研究的分散性使我们难以从整体上判断当下中国大陆劳动者的权益状况。另一方面,已有从劳动权利的视角进行的全局性研究也存在两个明显缺陷:一是由于权利具有历史性和文化相对性,对研究结果难以进行跨国比较;二是由于以往研究较少将“体面劳动”等不属于权利范畴然而对劳动者的福祉有重要意义的内容纳入研究视野,以致该视角并不全面。本章旨在提出一个意义明确、形式简洁,在理论上有章可循、在实践中易于操作,具较强普适性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