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作价值观
一 工作价值观概述
劳动力的工作价值观是个体如何看待工作、如何理解工作活动的意义、如何安排工作活动等问题的观念,是个体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Mills(1957)是最早关注工作价值观概念的学者之一,他在《白领工人》一书中提到,“无论劳动者自身是否知道,工作外还有很多延伸品,包括他赋予工作的意义以及其他人对此的观点”。随着职业分工体系、科层制的完善,人们开始意识到,在工作中所形成的主观经验是重要的价值观念,是劳动者对于所做工作的特征、工作的社会价值赋予意义的产物。也有学者认为工作价值观是个体在工作抉择上愿意考虑的工作类型和工作环境的偏好(Super,1970),是个体关于工作的原则、伦理、信念的认知,是一种直接影响行为的内在思想体系(Elizur,1984)。关于工作价值观的定义,学界并未形成统一的意见,工作价值观的内涵也随着工业发展、职业分化而越发丰富立体。总体上,各类概念都认可工作价值观是个体关于工作的态度、思想,能够影响个体的工作活动,也受工作本身的影响。
对工作价值观的分析是劳动力研究必不可少的一环。从个体层面来看,工作价值观反映了当前工作的性质、内容对劳动力态度和观念的塑造,是职业生涯对个体影响的一面镜子。在反映日常工作体验的同时,工作价值观也影响劳动力的求职与职业流动,进而影响他们的整个职业发展过程。比如,注重物质激励的人更倾向于选择薪酬福利高的工作而不那么关注工作的内容,注重自我实现的人则更可能选择匹配自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