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健康状况评价分布  |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

随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转型,人们趋向于到经济更为发达的地区谋取经济利益,个人和家庭的生存空间随之呈现出高度流动性的特点。与人口的大规模城乡流动相伴随,由于制度上的阻隔以及进城务工农民在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的障碍,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与农民工流动相伴而生(辜胜阻等,2011)。正是由于生存成本及社会福利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进城务工的家庭不得不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户籍所在地,由此形成了大规模的留守儿童群体并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

学术界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以段成荣等学者(2005,2013)为典型代表,其将留守儿童定义为“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并分别根据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抽样数据,估算得出农村留守儿童规模从2000年的1981万上升到2010年的6972.75万,其在全体儿童中的占比也从2000年的8.05%上升到2010年的25%。

我国政府部门也极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2016年,民政部、教育部和公安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并将农村留守儿童规模界定为902万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数据来源、统计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最新的官方统计数据与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和结构的估计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这也进一步突显出利用最新的全国调查数据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和结构及其家庭状况进行估计和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 研究概况及评述

(一)研究概况

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