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图1-3 技术路线图
出版时间: 2015年09月

中国人口性别结构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设计

第一节 总体研究范式

基于对相关研究的评述和对性别失衡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新认识,本研究立足于新的研究视角,全面和深入分析该问题,并提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一 对问题的认识

性别失衡在“量”的规定性上,是性别结构偏离正常水平,在总体上导致女性人口绝对数量的缺失,人口流动因素也能导致人口性别结构在城乡、区域与群落间失衡。女性人口绝对数量的缺失是性别失衡的主导因素,人口流动是加剧性别失衡态势和复杂性的重要因素。持续偏高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和婴幼儿死亡水平性别比会导致人口的性别失衡,而男女两性在迁移率方面的差异则会加剧地区间性别失衡的严重程度。由于城市对年轻女性劳动力的巨大需求与女性婚姻的梯级迁移,大规模的人口——特别是女性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将导致男性婚姻挤压现象高度集中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并伴随着由行业性别分工所导致的男女两性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群落间的隔离,使得城乡、区域与群落间的性别失衡态势更加复杂和严重。

性别失衡在“质”的规定性上,是对女性的歧视,并由于社会性别不公平导致对不同社会群体乃至社会成员总体利益的不利影响,在本质上是发展问题,是对性别公平与权利保护的问题。首先,以父系家族制度和男孩偏好文化为核心的根源性原因,以政策、经济发展状况和生育率水平为主导的条件性原因,以及以胎儿性别鉴定、性别选择性人工终止妊娠以及对女孩在营养、医疗和照料上的忽视等为主要手段的直接技术性原因,导致了以偏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