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图3-1 1982~2010年全国分市镇县的出生人口性别比
出版时间: 2015年09月

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态势

为了准确把握当前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态势,本章首先分析历次人口普查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动趋势,包括分城乡、分胎次、分区域的时空变迁和扩散,按母亲年龄分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及五岁以下人口性别比和死亡率的变动情况。在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数值分析基础上,综合考虑出生人口比重的影响,对2010年全国和各省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分类别贡献率进行计算,比较各因素对总体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作用程度。为进一步分析当前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机制和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提供依据。

第一节 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发展态势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上升,进入2000年后更是严重偏高,并长期处于高位。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短表汇总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94,长表汇总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1.21,相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短表的116.86,长表的119.92有所上升,相比2005年1%抽样结果的120.49则略微下降。总的来看,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现象已经持续近三十年,偏高的势头至今仍难以遏制,如此长时间、高幅度的高出生人口性别比不仅在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从未有过。下面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最新数据,从不同维度分析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最新态势。

一 分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

从1982年人口普查开始,分城市、镇和县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均高于正常水平,其中城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从1982年的106.9持续上升到2010年的120以上;镇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从1982年的107.7上升到2010年的122.8;县的出生人口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