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失衡下的家庭脆弱性
第一节 农村未婚男性的成婚困境与婚姻策略
本节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婚姻挤压下农村未婚男性在婚姻缔结中的脆弱性。根据研究目的,本节内容包括农村男性的成婚困难经历、初婚风险和婚姻策略三个部分,其中婚姻策略包括已婚男性的实际婚姻策略和未婚男性的潜在婚姻策略。本节对实际婚姻策略的测度包括初婚年龄、通婚圈和夫妻年龄差三个方面。其中通婚圈可以区分为地理意义和社会意义两种范畴,本节的通婚圈主要指地理通婚圈,询问被访者“您的配偶是什么地方的人”,划分为本村、本乡他村、本县他乡、本市他县、本省他市或外省五类。对潜在婚姻策略主要从婚娶有婚史女性的态度来分析。
一 资料来源
本节所使用的数据来自2008年8月安徽和县、2009年11月福建厦门市Y区以及2009年7月和2010年1月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364个行政村实施的“性别失衡下农村人口生活状况与性别平等促进”系列调查。
具体而言,对成婚困难经历的分析使用了三次调查数据,对初婚风险的分析使用了安徽和县的调查数据,对已婚男性初婚年龄和通婚圈的分析使用了福建厦门市和百村个人调查数据,对未婚男性婚娶有婚史女性态度的分析则使用了百村个人调查数据。
由于50岁之前男性一般仍然处于婚育期,50岁之后基本可认为终身不婚,因此对初婚风险和未婚男性婚娶有婚史女性态度的研究选取50岁及以下男性样本。虽然近些年来中国农村地区平均初婚年龄有向后推迟的趋势,但18岁仍然是农村所认可的成年,多数男性18岁之后逐步进入适婚年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