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境证券交易结算的实践和展望
一 导言
跨境证券交易结算,是指本地投资者买卖在外国证券交易所挂牌的证券,或者外国投资者买卖在本地交易所挂牌的证券,以及后续的清算交收安排。与境内交易结算一样,跨境交易结算主要包括订单捕获(Order Capture)、交易执行(Trade Execution)、交易确认(Trade Confirmation)、清算(Clearing)、交收(Settlement)、存管(Custody)和报告(Report)等流程。其中,步骤1~3与交易相关;而步骤4~6与结算相关,一般称之为交易后过程(Post-Trade Process);步骤7则同时适用于交易和结算。在实务中,由于境内的投资者或证券服务机构在参与境外证券市场时可能受到种种准入的限制,或出于成本、风险、效率等的考虑,再加上不同的司法制度管辖以及时空差等因素,跨境交易结算的整个流程通常比境内交易结算涉及更多层服务提供关系,也更为复杂。
近年来,随着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1](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QF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2](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QD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3](RMB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RQFII)制度的引入,以及沪港通和深港通的顺利推出,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良好态势已经形成。在此背景下,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等资本市场基础设施需要前瞻研究如何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运作效率和更安全的运作机制,更好地满足境内投资者投资境外市场和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市场的需求。比较分析境内外以往跨境证券交易结算的实践,展望我国未来跨境交易结算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