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受访者对居民养老保险的效果评价  | 
出版时间: 2017年12月

调适与整合: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探索——基于新疆M村的调查研究(1997~2012)

一 引言

随着农村养老问题的日益凸显,国家开始探索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之策,以实现农村居民“老有所养”。近年来,学者们纷纷对农村地区养老保障的发展、问题和未来道路,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这为我国农村养老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在此基础上,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运而生,这意味着具有现代意义的养老保障制度在农村地区的真正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迎来了全新的改革和发展阶段。因此,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农村应该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保障制度。虽然我国农村地区传统的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方式已经出现危机,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家庭养老成本较低(石宏伟、朱研,2008),是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制度安排。此外,与社会养老相比,家庭养老在精神抚慰和生活照料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年人的精神追求(王红、曾富生,2012),而那种完全寄人类养老于社会化的倾向是人类社会认识过程中的一个误区(戴卫东,2012)。因此,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应是多向度、多层次的,要因地制宜地建设,以形成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多元化的科学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李敬波、张立岩,2009)。

目前学界中比较主流的观点是,我国应建立以社会养老为主体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体系。持此观点的学者从